鲶鱼,俗称塘虱,又称作胡子鲢、黏鱼、塘虱鱼、生仔鱼,多数生活在池塘或者河川的淡水中,也有少量分布在海洋中。鲶鱼鱼体表面没有鳞,多黏液,头和口扁平,上下颌有四根触须,以此来分辨味道。鲶鱼生来凶猛,属夜行性动物,怕光,眼小,视力弱,昼伏夜出,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,食量大且贪食。它们适宜生活在水温20\~25℃的水域。鲶鱼种类繁多,全球鱼类里面有一成以上是鲶鱼类,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观赏鱼鲶鱼种类介绍。
土鲶鱼,俗称土鲶、鲶巴郎。其体态前部粗圆,尾部侧扁,头部宽平,吻短而宽圆。有两对鼻孔,口裂大,下颌稍突出。幼鱼时有须3对,成鱼时退化为2对,上颌须比头稍长,下颌须为上颌须长的1/3\~1/5。土鲶鱼平时只露出1对长须,常被人误认为只有两根须。土鲶鱼通体裸露无鳞,皮肤光滑,黏液发达。背鳍短小,仅具5软条;臀鳍长,后方与尾鳍相连,具70\~85软条;胸鳍具有一锯齿状之硬棘,12\~14软条。体呈暗灰色或灰黄色,体背侧灰黑色,腹部白色,体侧有不规则的白斑或不明显的斑纹。
土鲶鱼是初级淡水鱼,通常个体很小,难得超过1公斤以上,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丛生的静水域或缓水流处,属肉食性鱼类,性凶猛而贪食,以虾、小鱼及其它无脊椎动物为食。它是珍贵鱼种,数量较少且不易钓获,味道极其鲜美。
大口鲶成鱼有须2对,幼鱼阶段有须3对。大口鲶与其他鲶鱼明显的区别是胸鳍剌内侧光滑,后者有锯齿,手摸很容易区分。此外,它的常见个体重约2\~5公斤,大个体可达30公斤以上。大口鲶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其摄食对象多是鱼类,也吃水生昆虫和鼠类等。鲶鱼餐厅所用的鲶鱼绝大多数是大口鲶,其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属产地群众极为推崇的高级鱼种之一。
长吻鮠又称肥沱、肥王鱼。其体长,吻锥形,向前显著地突出。须4对,细小。无鳞,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,脂鳍肥厚,尾鳍深分叉。体色粉红,背部稍带灰色,腹部白色,鳍为灰黑色。
长吻鮠是肉食性鱼类,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,生长速度较快,为同类鱼中体型大的一种,大个体可达15公斤,常见者多为2\~4公斤。其肉嫩味鲜美,富含脂肪,又无细刺,蛋白质含量为13.7%,脂肪为4.7%,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。
此外,长吻鮠的鳔特别肥厚,干制后为名贵的鱼肚。其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,为淡水刺毒鱼中毒性较强者,须注意。
乌江鱼其实是指在乌江里生长的各种野生鱼类,并不是某种特有的鱼类。譬如小餐厅的菜谱上标的乌江鱼,具体品种其实就是鲤鱼和草鱼两种。而在西南地区广大食客大力追捧的乌江鱼,其实是乌江野生大口鲶,只不过大多餐馆用的都是人工饲养大口鲶,还有些餐馆用其他鱼充数,号称江团。
帆翅鲶容易饲养,但性情较凶猛,常栖息于水底层,可清除青苔及水中的残剩食物。其身体具有斑及黄色的网纹,背鳍高耸如帆,体长可达15厘米。帆翅鲶喜欢生活在中性水质中,饲养水温为22℃\~28℃。它属于卵生鱼类,繁殖比较困难。
豹斑鲶(Pimelodus pictus)别名豹斑脂鲶,原产于秘鲁。豹斑鲶体呈长筒形,尾呈叉状,嘴边有两对长须,体呈淡蓝色,身上布满豹纹黑斑,身长达10厘米左右。豹斑鲶容易饲养,喜欢生活在中性水中,饲养水温22℃\~28℃。它活泼好动,总在水族箱中不停游动,适应性强。豹斑鲶不择食,有时也吞食极小的鱼,可与中型鱼同箱饲养。它属于卵生鱼类,但繁殖比较困难。
花斑双须鼠鱼(Synodontis multpunctatus)别名花斑。其体呈圆筒形,尾呈叉状,嘴边有2对较长的须,体呈淡褐色,布满黑色花斑点。花斑双须鼠鱼容易饲养,喜欢生活在中性水中,饲养水温为22℃\~28℃,常生活于水族箱底部。它属于卵生鱼类。
蓝斑马鲶(Hipancistrus zebura)别名蓝斑条鲶。其体呈长筒形,尾呈帆状,高高的背鳍如帆耸立。体为乳白色,微透淡蓝色;各鳍为半透明状,淡蓝色;全身布满黑色条状粗纹,黑白分明,高雅漂亮,是鲶科中较名贵的品种。蓝斑马鲶较容易饲养,喜欢生活在中性水质中,饲养水温为22℃\~28℃,常生活于水族箱水体中下层。它喜食动物性饵料,属于卵生鱼类,繁殖比较困难。
蝴蝶鲶(Baryancistrus sp.)别名黄斑点彩鲶。其体呈长筒形,尾呈帆状,体为纯黑色,全身布满淡黄色斑点,尾鳍与背鳍边缘有淡黄色宽花纹边,整体看来像一只漂亮的彩蝶。蝴蝶鲶适应能力较弱,喜欢生活在中性水质中,饲养水温为22℃\~28℃。它属于淡水热带观赏鱼。
虎纹鲶(Peckoltia vermiculata)别名虎皮鲶。其体呈圆筒形,尾呈棒状,帆翅耸立,体为金黄色,全身及各鳍都布有均匀的黑色虎纹。从远望之,犹如一只小老虎横于水中,是一种较名贵的品种。虎纹鲶较容易饲养,喜欢在中性水质中生活,饲养水温为22℃\~28℃,常活动在水体中下层。
三间鼠鱼(Botia macracantha)别名皇冠泥鳅,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。三间鼠鱼体呈纺锤形,头尖小,有粗短须,尾呈叉状,体为橘黄色,尾鳍、腹鳍呈橘红色,背鳍边缘有宽幅黑边纹,身上均匀分布3条粗黑的环状纹。三间鼠鱼性情温和而胆小,容易饲养。饲养水温为20℃\~28℃,水质中性。
反游猫鱼(Synodontis nigriventris)别名朝天鼠、朝天鲶,原产于刚果。反游猫鱼体呈圆筒形,背鳍尖而长,嘴部有3对触须,尾呈叉状。体呈淡褐色,微微透蓝色,腹部色淡,体表布满深棕色斑点。反游猫鱼容易饲养,它有特殊的生活习性,常见它腹部向上而背鳍向下,或游或卧,但吃饵时会翻转身体游动。饲养水温为22℃\~28℃,水质中性,属夜行性鱼类。
琵琶鱼(Hypostomus plecostomus)别名清道夫、琵琶鼠鱼、吸盘鱼,原产于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流域。琵琶鱼体呈筒形,头扁平,背鳍直立高耸,尾侧扁而较窄,口唇发达如吸盘,全身布满浅白色花纹斑点,体为淡褐色,体长达20厘米左右。
由于有吸盘唇,琵琶鱼可吸附于水族箱壁及石块上,吸食青苔、藻类,故俗称清道夫。琵琶鱼体质健壮,容易饲养。饲养水温为20℃\~28℃,水质为中性。饵料以藻类为主,也食动物性饵料。它属于卵生鱼类,但繁殖较困难。
玻璃鲶(Kryptopterus bicirrhis)别名玻璃猫。其体呈长梭形,头尖小,嘴部有两根触须,尾呈叉状,体色淡青,通体透明见骨,内脏清晰可见。玻璃鲶较容易饲养,喜欢生活在弱酸性软水中,饲养
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著所有。如有侵权,敬请来信告知 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 琼ICP备2024021917号-2